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三章:行路艰难 (第2/3页)
当皇帝哪有轻松的?所以,殷清风也不操那个闲心。有那闲功夫还不如回家和美妞儿们耍流氓呢。 “等等!” 殷清风几人刚迈步,李世民从身后喊道。 李世民冲殷清风招招手,然后对月眉等人说道“你们几个先回去,我和清风说说话。” 殷清风向美妞儿们挥下手,快速走向李世民。 “跟我来。” 李世民转身往里走。 殷清风再次看向李晋安。 李晋安想了下,轻声说道“兵部运往山东的兵械船,沉没了三艘。” 沉船了? 这个季节是枯水期,就算船沉了,派人打捞不就行了?至于一副爹死娘嫁人的鬼样子吗?堂堂大唐还负担不起几艘船的费用? 难道这沉船的背后还有什么阴谋不成? 他有心想知道更多内情,可李晋安却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 到了熟悉的书房,李世民又是惆怅了一会儿才说道“长安东去洛阳,陆路难行,水路也难行。这次留下你,便是想问问你可有良策?” 殷清风一路上还琢磨沉船的事情里面是否含有阴谋呢,听李世民这么一问,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儿。他问道“不知水泥路现在铺到哪里了?” 李晋安将地图铺到桌子上,李世民指着地图说道“才过函谷关。” 唐朝的八百里秦川虽然是狭长地横卧与南北两排山峰之间的“百二河山”,但其富于天下十居其六。可都城的首要原则是天下居中,这个居中不但是地理意义上的中心,它要确保对最富庶地区有着便利交通和快捷控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安并不适合作为都城。 关中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金锁关,虽易守难攻不假,却也意味着出行艰难。 从长安往东,出了潼关沿着黄河南岸东去不久,就要踏入崤山山脉以及著名的关隘函谷关。 崤山横亘在黄河和洛河间,长一百六十余公里,海拔大多在一千五百米以上,且山峰陡峭矗立。 作为一座山脉,崤山当然孕育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的中上游下切的作用强烈,在山区内形成许多深窄的v形谷、深切u型谷等,将山坡形态变得复杂多样不说,那些山谷的坡度一般都在三十度左右。 但,不管地形多么复杂,这里确是关中与关东地区唯一的陆路通道。如果不想从这里走,就只能从三晋大地绕向河北然后南下,或者是从蓝田关南下襄阳再北上。 这段路有多难走?以函谷古道为例。 函谷古道东起弘农涧西岸的函谷关东门,横穿关城向西,全长十五公里。 路程不长,但古道两边的谷深在五十至七十米之间,谷底宽十米左右,窄处只有两三米,谷岸坡度四十到八十度,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岖狭窄,空谷幽深。 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关道两侧,绝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势险恶,地貌森然。古书上说函谷关道“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一泥丸而东封函谷”。 不管是贫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走到这里,面对老天爷留下的考验,都得小心翼翼的通过。否则,只能在谷底下寻找尸首了。 过了函谷古道,进入陕州地界,也就是后来的三门峡市,这里有一段路的地势稍微平缓一些,但若继续往东走,还要穿越绵延的崤山和熊耳山方能抵达洛阳地区。 陆路难行,水路就好走了吗?不,老天爷还有考验。 国人都知道长江中有个三峡段艰险无比,可古代的黄河中也有一段不逊于三峡之险的一条河段。 黄河在潼关东面的拐弯处东行后,河面尚且宽阔,水流也比较平稳,但从三门峡开始,到孟津古渡之间的两百余里的豫西峡谷,自古以来不知埋葬了多少闯关者。 上说“岁漕砥柱,覆者几半,河中有山号‘米堆’。运舟入三门,雇平陆人为门匠,执标指麾,一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