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想迁都的张凌阳 (第1/2页)
龙舟沿运河北上,一路浩浩荡荡。 在经过运河同黄河的交汇处时,张凌阳向西眺望了好久,方才叹息一声回到了船舱。 至于张凌阳为何叹息,小福子、韩笑等人均是不解。 他们自然不知道现在张凌阳心中的想法。 原本,张凌阳是打算南巡过后,在回京的路上转道去洛阳考察一番。 如今,看来是不成了! 至于张凌阳为何想要去洛阳? 其实原因很简单。 张凌阳想要迁都了! 在张凌阳看来,如今的京城并不适合定都。 京城紧邻北地,本就不利于掌控全国。 特别是对江南这个财税重地,在大周建国的这二百年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士绅的天下,久不闻天子之威。 再加上周边土地并算不上肥沃,粮食产量很低,根本就无法保障京城的日常消耗,更不要说边镇所需的军粮了。 每年,都要靠江南、湖广等地运送大量的粮草来维持京城的日常需求。 这无疑又加重了朝廷的一份负担。 如果说之前为了在边境屯兵便捷的话,可现在瓦剌已经对大周形不成威胁了,再在长城附近屯驻重兵,也只是徒耗民力而已。 所以,张凌阳才会想着迁都。 可迁都到哪里? 按说大周最繁华的地方应该是江南重镇江宁。 可江宁的脂粉气又太重,长期呆着那里,会消磨人们的锐气。 古往今来,也只有偏安一隅的势力,才会选择定都江宁。 那其他地方呢? 可选的地方可就只有黄河流域的开封、洛阳、长安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了…… 开封府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自不乏封建王朝建都。 可开封府的地理环境的利弊却也很明显。 位居中原腹地、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方圆又都是肥沃的农田,可以说是建都的上上之选。 可开封府的缺点就如同他的优点一样,也十分的明显。 那便是开封府四周无险可守,一旦遇到什么变故,只怕敌人即刻便会兵临城下。 再加上,开封府北面的黄河可是有名的地上河,一旦决堤,后果自是不堪设想。 所以,张凌阳也将开封府给划掉了。 剩下的两个地方,就只有洛阳和长安了。 长安、洛阳两座城池,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大周其他城池所无法媲及的。 长安的地理位置自不必细说,前世的时候,盛唐、雄汉、强秦都曾定都在这里。 可在大周这个时代,就如同前世的明清时期一般,现在的长安城早已经没落了下去,关中平原的土地,也已经不复当年的肥沃。 再加上这里降水量连年下降,水资源稀缺,想要再在这里恢复汉唐雄风,只怕有些不现实。 最后,张凌阳选择的就只剩下洛阳一个地方了。 洛阳连同南北西东,可以说是全国的地理中心。 西有函谷,东有虎牢,北有黄河,南又嵩岳,又可以说洛阳四周险关重重,易守难攻。 其实定都洛阳的弊端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洛阳的平原实在太过狭小。 可张凌阳为何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