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议罪银的落实 (第1/2页)
郑永基之所以做出如此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内。 旁的先不说,议罪银制度,可是郑永基首先提出来的。 甭管议罪银制度的好坏,可一旦实施,下面肯定有无数官员反对。 特别是那些清流! 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郑永基才会提出待那些江南士绅将议罪银上缴之后,将拖欠各部的银子全部发放。 这样一来,至少六部的官员会支持自己的议罪银制度,以后自己在朝堂上所面临的压力也会在无形中少上许多。 还有一点便是,议罪银制度一旦实施,下面肯定有无数人前来求情,请求延缓缴纳罚银的时间。 到时候面对大大小小官员的说情,一向圆滑的郑永基还真不好抹开情面全部拒绝。 而有了六部的支持则不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六部官员肯定会极力促成议罪银制度的落实。 至于那些士绅是否能缴纳上来罚银? 呵呵! 在自己的利益面前,谁管你的死活? 上缴不了罚银,很好办,原来定的什么罪,就按什么罪处置就是。 没有银子,何必在那大费口舌呢? 如此一举两得之事,也只有郑永基这么狡猾的人能够想的出来。 结果自然是不出郑永基的料想。 待朝廷正式宣布了议罪银制度之后,以督察院左都御史李广泰为首的清流是极力反对。 特别是李广泰,在向张凌阳讨要了银子之后,多少对郑永基产生了一些好感。 可此番的议罪银制度一经提出,李广泰就差没指着郑永基的鼻子骂他是大周第一奸臣了。 有人反对,自然也有人赞同。 不说六部的官员,各地的官吏在听说了议罪银制度之后,自然是极力赞成,纷纷上书,字里行间对议罪银制度极尽赞美之辞。 看着这些奏折,张凌阳心中不由冷笑一声“你们这些人心里是如何想的,难道朕还不知道? 既然你们这么赞同议罪银这项制度,那朕就让你们试试这个制度的‘好处’!” 心中这样想着,张凌阳对孙胜吩咐道“都有哪些地方官员赞同议罪银制度,都给朕记录下来。 另外,传旨锦衣卫指挥使韩笑入宫!” 孙胜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前去传旨,而自己则亲自记录哪些赞同议罪银制度的地方官员。 待韩笑入宫,张凌阳拿着孙胜已经记录好的名单扔到韩笑怀中,说道“你去查一些这些人这些年在地方上有没有什么不法之事。 记住,即便查清楚了之后,没有朕的旨意,锦衣卫不得轻举妄动。” “微臣遵旨!” 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封疆大吏的名字,韩笑一开始还摸不着头脑。 孙胜提醒道“这些都是赞同议罪银制度的地方官吏。” 韩笑这才恍然大悟,向孙胜道了一声“谢”,便匆匆出宫而去…… 话题再回到议罪银这件事情上。 虽说以李广泰为首的清流极力反对议罪银制度的落实。 可却耐不住郑永基这边有六部的大力支持。 更关键的是,身为皇帝的张凌阳也支持这项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