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三百七十六章:长孙劝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六章:长孙劝谏 (第2/3页)

图解释道“他等他到了殷府,殷闻礼和殷元已经争吵起来了,没等他劝诫,就挨打了,这也说不一定啊~~~”

    李世民点点头,“是有这个可能。除了他们当时的几人,谁也不知详情。包括他是为何被打的。”

    长孙氏脸『色』一喜。

    李世民又道“但殷元走出书房后,从殷元和殷闻礼的对话来看,或者是殷清风没有劝诫,但我想这不太可能;或者是他们当着府中下人的面前争吵,是有意而为之的”

    长孙氏叹口气,“你呀,就是多疑。”

    她重新坐了回去,“铜钱改制前,你很清楚大唐的税赋是几何,不过三千余万贯。

    他弄出一个永业集团,天下人都知道当时获利可不止一两个三千余万贯的。

    莫说是寻常的家族还是那些世家大族,因几万贯,十几万贯的钱财而起了龌龊的事情还少吗?更何况,那可是大唐几年的税赋的钱财啊。

    殷氏的风评是不错,但莫忘了,人穷而志短。

    他们从前朝至今,穷困了多少年?又换了几代人?原先被世人称道的族风,真的就会一成不变?

    若殷闻礼等人果真对那些钱财起了觊觎之心,就算他智谋无双又如何?他敢替殷元做决定?”

    李世民被一连串的疑问,问得有些发蒙,等长孙氏问到这一句,他终于找到机会反驳了,“他还真能替殷元做主。”

    长孙氏正说在兴头上呢,狠狠的白了李世民一眼,“就算能做主如何?”

    这话问的,能做主当然、当然

    李世民不和长孙氏争执,耐心的说道“我的意思是说,他平时在国公府里”

    “你也知道那是平时,那是在国公府啊~~~”长孙氏立刻抢白道。

    见爱妻又不讲理了,李世民嘿嘿一笑,“当然,就像观音婢说的那样,他身为小辈儿,在那种情形下,他若是『插』言,就是殷元教子无方。”

    长孙氏干脆转过身去,不理李世民。

    多好的孩子,二郎就是整天的不放心他,就是想着他做这做那的都是阴谋诡计。真是不可理喻。

    见爱妻真有些发怒了,李世民跟着转到长孙氏的前面,“那个你阿娘不说要当面感谢他吗?借着寿诞的机会,你再问问他当时的情形。”

    长孙氏再次掉转身去,不想理这个心机太重的男人。

    李世民无奈的苦笑了,又凑了过去,“好好好,当我什么也没说。他挨打了就挨打了,反正是他们家族内部的事务。”

    长孙氏凤眉一挑,“那他就白挨打了?丽儿就白为她的清风哥哥掉眼泪了?”

    这还讲不讲理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李世民蹲下身去,仰望着长孙氏,『露』出讨好的表情,“请观音婢指条明路呗~~~”

    “你~~~”见李世民耍赖,长孙氏心里像抹了蜜一样,脸『色』终于转好了,“等妾身去问问清风。他若愿意分钱财出去,那你就别管;若是不愿意,就狠狠罚他们的俸禄。”

    见爱妻口气缓和了,李世民跟着赔笑,“对对对,还得劳动观音婢凤驾。”

    长孙氏长叹一声,拽起李世民,深情的望着他,“妾身在等待二郎的时候就在想,会不会是有什么隐情,让殷氏不得不采取这种败坏家族名声的举动。

    若真是如此,错的不是殷闻礼,错的不是清风,而是,二郎你。

    不管其中详情如何,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殷氏几代人洁身自好的名声不再、殷氏就此分裂。

    再回想清风给你那些关于世家的谏议,妾身的想法是,他怕你疑心他。

    这次,他们找到了争钱财的借口,把一些产业或钱财送给其他族人,然后对外表明,他已经与其他族人分离得清清楚楚了,省得以后连累了他们。

    二郎啊~~~这大唐的万里江山、百万的雄兵、亿万的钱财都在你手中握着,他一个有名无权的小辈,真值得你时时刻刻的提防?

    他若不是也在担心你对他的提防,以他的心智,把钱财都送出去有什么不可以?他能建一个永业集团,就建不起第二个第三个?他何苦要挨上几巴掌,来显示与族人的划清界限?

    二郎,妾身自幼便受阿娘教诲,要做一个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