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_第三百六十九章:当堂应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九章:当堂应对 (第1/3页)

    殷清风不知殷元心中所想,他只感到了浓浓的父爱。

    那份父爱,让他心里暖洋洋的,舒坦极了。

    他在现代的父亲是一个假严父。

    在他童年时,父亲每次惩罚他之后不久,就会变着法儿的消除他因为年少而产

    生的不满和怨气。

    等他到了少年的阶段,开始慢慢领悟父亲严厉背后的慈爱。他有时会故意犯

    错,然后等待着父亲给他的“补偿”。

    长大后回想起当初,小孩子的把戏总是可笑的,但父亲从来没有拆穿他。

    就这样,他和父亲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度过他的前十八年的人生。

    所以,这四年来,他从来没在心底认同过殷元。

    但他现在看到的是,殷元有着和他父亲一样的特质,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从出生后就接受“父父子子”的古代人,不需要搞什么鼓励式教育法。做得好或

    许不会给什么赞扬,但做错了一定是一顿大棒子下去。

    棒下出孝子在古代绝对是最简单粗暴也是最实用的教育方式。

    古代的父亲,大多用语言和肢体教育子女,至于什么心灵心理教育。对不起,

    没有成熟的理论。鲜有人为之。

    所以,古代的父亲是严厉的、是铁面冷酷的、是不懂柔情为何物的

    但,他们是爱子女的。

    所以,国人一直到现代,子女也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但父母却已经进化了,他们会对年幼的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

    殷清风扭头看着殷元,仿佛要重新认识那个男人。

    殷元作为父亲,刚才的举动是出于本能。

    他的本能,让殷清风潜意识里的抗拒,开始消散

    他对殷元笑了笑,扭头对着前面的殷氏长辈们说道“在清风的应对里,以前

    是不包括国公府之外的族人的。”

    殷元登时松了口气。

    儿子这句话的含义有两层,

    第一层的含义,就如同他认为的那样,儿子已经有对策保能证京兆堂一支不受

    波及。

    这是应有之意,不足为奇。但第二层的含义,可就值得赞许了。

    短短的时间内,儿子已经想到了如何确保整体族人的安危。

    要论急智,要论聪慧,儿子真没让他失望。

    想到这里,他彻底的放松下来。

    他要好好琢磨一下,等儿子应对完眼前的诘问,回到府里后他该怎么教训他。

    对殷清风了解不多的其他殷氏族人,则开始皱起眉头。

    这什么意思?

    你把祸端惹出来了,还只顾着你们那一支?那我们这支怎么办?坐等祸从天降吗?

    “阿耶自幼教导清风,对内对外我殷氏永远是整体的。并告诫清风,要清风的

    心里永远不要有什么这一支脉那一支脉的想法。

    但清风年少,有些事情考虑不周全。在苦思对策时,疏忽了殷氏族人不单只有

    京兆堂一支。

    在这里,清风向阿耶,向诸位亲长请罪。”

    他原地磕了三个头,又旋转身体向殷元磕头,再转身给殷令名那些叔父们磕头。

    他认同了殷元是他父亲之一,抬高一下殷元给他涨涨脸就很简单了。

    殷氏族人脸色稍霁。

    看向殷清风的眼神没有那么犀利了,心里对殷元看法也高了一些。

    殷清风原地转了三百六十度后,直起胸膛说道“刚才听到闻礼叔祖的提议,

    清风才意识到之前犯下的错误。”

    从殷清风进到书房的不拘谨,到请求让殷令名等人参与商议的全面观,到挨打

    后的冷静,到磕头认罪的不推诿和勇气,再到他说醒悟了之前犯下错误的灵敏

    殷外臣把殷清风的言行与表情尽看在眼里。

    这个曾孙了不得啊~~~

    他又看了一眼那些晚辈们,见他们面色除了忧愁外,没有他担心的那样露出愤

    怒的表情,他才放心下来。

    只要族内年轻子弟间不内斗,家族总会有未来的。

    他的插言道。“少年人不犯错,还是少年人吗?”

    这个曾孙一定要保下来!

    哪怕搭上整个家族,也要保住他!

    只要留着他的性命,殷氏总会有东山再起的契机!只要他能活下去,没有了京

    兆堂没有了陈郡堂又如何?只要有他在,陈郡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