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二章:北上同官 (第2/3页)
往恭祝县公的。” “奴婢告退了。” 殷清风一边嘀咕着一边往回走,“小爷和他虽然挂上点儿亲戚关系,但以他的地位,过个生日为什么会叫上我?不过有李世民到场,想来他不会挑事儿吧” 殷清风憋着疑问回到内院时,美妞儿们都聚在一起讨论什么,见他回来了,都围了上来。 殷清风将请柬递给月眉,“先帮我收着。太子妃的兄长要过寿辰,让我去喝酒。” 长孙无忌的请帖打破了殷清风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交代月眉回去和马周打个招呼之后,殷清风带着王雄涎等十二人就奔着同官而去。 渭河此时被称为渭水,河上有四座桥,分别是秦朝的三座和汉朝的一座,都在汉长安城的城北临河处。 过了渭河之后,便能看见一个个形似金字塔的封土丘,这些都是汉代的帝王陵,只可惜的是基本都被盗过了。 以前后修建了五十三年的汉武帝的茂陵为例,赤眉军攻占汉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发掘诸陵,取其宝物”。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物仍不能减半”。后来起义军没有钱用时,再一次盗挖了茂陵。而在东汉末年,董卓也盗挖过茂陵,唐末黄巢起义时没有钱用,也光顾过茂陵。 古人讲究“事死者如事生”、讲究的是人死后在阴间继续享受,可是真如此吗?不管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是子、女,是夫、妻,是父、母,还是好好的尽一下他们应该尽的义务吧。 生产陶瓷需要的条件:一是优质的陶土或瓷土,二是高能的燃料,三是丰富的水源,四是专业的技术,五是便利的交通。这些对于耀州窑来说统统具备。 殷清风选择收购耀州窑,就是因为它距离长安是最近的窑口,便于他把一些对瓷器的理解以最快的速度在这里得到验证。 耀州窑可以烧制黑、白、褐以及唐三彩等多种瓷器,但耀州窑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则是其烧制的刻花和印花青瓷。其青瓷色泽青幽,淡雅如玉,花纹自由流畅,跃然瓷上。 北宋初期,耀州窑开始尝试较为简单的刻花技艺,这项技术到北宋中期时日臻成熟:花纹流畅精致,并开始用刻划结合的方法描绘主题纹饰,刻花为主,划花相辅,整个图案层次分明,深浅交错,给人以浮雕般的艺术观感。 耀州瓷的刻花技艺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这次殷清风亲临耀州窑,就要想看看老韩头是否已经掌握了他给的那些资料。他这次的设想是利用刻花的技艺,在瓷器的上做出福禄寿的图案,这是非常贴合祝寿的喜庆贺礼。 “福星”又称“福神”,在道教中称“紫微大帝”,他掌管人间福气的分配,在民间相当受尊崇。 后汉书中就有记载“禄星”又称“文昌星”,他是人的保护神,掌管人间功名利禄,据说由“梓潼神”张亚子担任。 成书于东晋的华阳国志中有记载“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是长寿之神。人们大多认为长寿的彭祖死后成为了“寿星”。 彭祖,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四世孙、黄帝的六世孙。徐州的彭城也是根据他来命名的。 明朝以后,中国民间常把寿星与福、禄二星结合起来祭祀,合称福、禄、寿。而在此之前,人们都是单独祭拜这三“星”的。 长期驻扎在这里的是杜伏威府上的一个管事,他只负责后勤和运输,其他的不允许他插手,这对任何人来说倒也是个自在的活儿。 见到殷清风一行人后,明显处于醉酒状态的他立刻就清醒了。 做到老板交代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