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2/3页)
也是冯家时运不济的,钱还没到手,就出了人命,霍榛也进了大牢。 因家里有人犯了事儿,家财就被暂时查封了起来,除了一个空院子,三房什么都没有了。 冯家想让冯环萦接济也不能够了,这才厚着颜面说来给霍老太君请安,实则又是来问霍夫人要银子来了。 一听袁瑶传来的话,冯家三兄弟意外道:“你们太太怎么突然就回南边去了?” 婆子回道:“舅老爷又不是不知道的,都多少日子不见日头了,太太就因这个身上一直不好,公爷说如今南边比京城好些,不如回南边养着。太太这才回了南边去。” “那你们太太怎么没到我们府里去告一声的?”冯大郎疑问道。 婆子又回道:“这些日子我们老太太身上也不痛快,如今两府里就二奶奶一人打理着,那日不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的,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所以我们二奶奶说了,舅老爷有什么只管说,二奶奶能办定给办了,二奶奶不能的,等公爷落衙了,回了公爷再办也不迟。” 打秋风这种事儿,在自家妹妹面前已不好看了,如今还要摆给外甥媳妇看的,就越发难出口了。 可冯家到底是难了,冯家三兄弟只得婉转地将目的说了出来。 婆子这厢听了应下,转头就嗤之以鼻,忙忙又赶去回袁瑶的,“回二奶奶,三位舅老爷说,因前些时候见灾民可怜就大手大脚地舍米舍粮,到如今将军府里的米粮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如今眼看着又是大雨天,怕是日后还要救济的人还有不少,想借些钱粮去。” 这种由头一个婆子都不信的,袁瑶怎会不清楚的。 不给说不过去,给了他们尝到了甜头,日后定没完没了的。 心里虽清楚,可袁瑶也不多说什么就给了一个牌子给婆子,道:“你到账房去拿一百两银子,给三位舅舅。” 婆子接了牌子刚要走,又听袁瑶道:“你让账房给写个字据,给三位舅舅签押了。” 这种银子一旦给了出去了,就摆明是打了水漂要不回来的,怎么这位二奶奶还要给立字据的? 袁瑶也不多解释她的用意,让婆子回来,道:“若是三位舅舅问起,你就这么说……” 正文24021日的更新在这里 第三七回急功近利(二) 袁瑶对婆子小声说完,就打发婆子去了。 婆子拿着牌子也不急着支取银子的,就让账房先生写了字据给她拿上,回头就去让人去备米粮两大车,这才去给冯家三兄弟回话去。 镇远府的茶水虽好,可到底不是冯家三兄弟的意不在那茶上,灌了一肚子茶水后,总算见着那到后院去回话的婆子回来了。 都急的,可面上到底还是要庄重些才好,于是冯家三兄弟故作在闲聊,等婆子进来了,这才故作方看到,道:“来了。” 婆子给冯家兄弟蹲福,“奴婢让三位舅老爷久候。” “你们二奶奶如何说?”冯家三郎还是沉不住气了。 婆子笑道:“回三位舅老爷,我们二奶奶说,‘外祖父和三位舅舅是怜贫惜弱的,瞧见那些个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可怜,一时就没多想自家也是有的。’” 说半天还是没说到底给多少银子,三郎就有些急还想再问却被他大哥大郎给按住了,只听大郎道:“说来他们的确是可怜,也是我们同你们舅太太两头没说好,就我们这头给了,你们舅太太那厢不知,又反复地给了,才成了如今这样。” 婆子笑脸迎人地道:“这是阴德的好事儿,我们二奶奶还说了,‘就算如此手上有些余粮才好,不然等灾民散了,那时就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米粮的,外祖父这样的人家闹了饥荒也不像了。’所以二奶奶就让奴婢给备下了两大车的米粮,给三位舅老爷。” “什么,只是米粮?”三兄弟齐声道。 婆子怔了怔,有些茫然道:“还是三位舅老爷想要白面的,奴婢这就去换了?” 谁让他们兄弟三个打的是缺米粮的幌子闹的饥荒,人不给米粮给什么的。 兄弟三人一时恹恹无力地摆摆手,“罢了。” 婆子看他们这副模样,心里没有不嫌弃,可面上不露,又拿出字据来,笑道:“我们二奶奶还说了,‘外祖父寿辰将至,太太虽到南边调养去了,做小辈的愈发要孝敬的。’只是二奶奶到底头回遇上,也不敢擅自做主就查了往年太太的例,让奴婢到账房支取了银子凑上一份,也算是我们二爷、二奶奶这些做小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