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35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7页 (第2/2页)

一首诗?就是不知道哪一首?纸打开,狂草,认不全,但是能猜出大概,这不就是很有名的《卜算子.咏梅》吗?”难道提前面世了?

    “先生赞扬二位高风亮节”

    “替我们谢谢先生,东西的事应该可以,告诉我们大致交货位置。”

    他们这次是带了制造子弹的冲压设备和机床。本打算自己用,现在倒好,只能先给他们。但是两人还是婉言谢绝过去。东西被运走了,李宗贤送了两人过来。宋茂名给沈荣安送去做工作。主要学习技术。

    制药设备都给了天津的药厂,冰兰不想再操心这种事,国外多家生产,国内一家生产足够,再说得结核病的毕竟是少数。宋茂名要做更多的弹药,安装的事冰兰跟过去。

    宋茂名去找荣安,哥俩商量许久,沈荣安最后点头。荣安开始安排家人去美国与沈子厚夫妻相聚。杨氏舍不得现在豪华的小洋楼,但是禁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最后带着孙子孙女都走了。

    “国弱民强,国家之痛,民之悲哀。内战不断,我做了枪炮却是用来打国人,你叫我情何以堪!”这是沈家兄弟这几年最痛苦的事。生产的武器被军队政府拿走,没用来打外敌,却用来内战。

    “大哥,我们这次就造兑付飞机的高射炮”

    “好,日本人的飞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尤其轰炸机一过,庄毁人亡。”

    这回宋茂名跟着设备进来了一些高射炮的零部件。炮弹需要他们研制。厂子基本上被军方控制,但是研制新型武器还是支持的。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

    第201章 民国掠影29

    有图纸就好办, 两边加紧忙碌。宋茂名依然是那个观点,如果人人手里有了枪,还用怕那几个鬼子?所以他还是造枪,生产子弹。可惜不能造飞机大炮, 现在后悔没学军工,不然可能会弄出更多东西。

    沈荣安那边开始出产机床了,中国制造的毛瑟枪不断投入军队。但对于不断庞大的军队, 远远不够。宋茂名不管别人,他只想做更多。

    武器用在关键时候,什么是关键?两年后的淞沪大战,这次战争影响太大。直接影响到以后整个国内局势, 那次惨败也间接影响到南京的沦陷。

    冰兰手里的弹药不少, 但是这次战斗持续时间太久,她那点私藏怕是都填进去都不够。枪好造,弹不好造。炮弹更不好造。荣安那里有加工炮弹的设备, 高射炮只能给他们造, 宋茂名这里只有做机枪子弹的。

    冰兰出去再次采购原材料和设备,德国意大利拒绝出售任何疑似武器以及有关的设备零件。最后只能从美国这边花高价买一套设备给荣安那边。军队人数越来越多,生产的武器根本供应不上新人配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